首    页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第15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与灵长类保护研讨会学术分享与交流
日期:2023-09-10

撰稿:潘豪  许祠乐   拍照:靖恒烨   审校:黄志旁

2023829日,由大理大学国际生物多样性与灵长类保护中心、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共同主办,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边疆生态与资源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共同承办的第15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与灵长类保护研讨会在大理大学顺利顺利召开。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Paul A. Garber 教授、西澳大利亚大学的Cyril C. Grueter 教授、艾莫利大学的Thomas R. Gillespie 教授、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的Dionisios Youlatos 教授、大理大学的黄志旁研究员、西北大学的张河博士、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的易绍良研究员、动植物保护国际的Ngwe Lwin博士及各保护区的代表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分享

报告1Paul A. Garber教授,分享主题:《An urgent call to action to protect the Brazilian

Amazon’s nonhuman primates and Indigenous People》。他开始以马达加斯加、亚洲、非洲及美国热带地区受威胁物种比例为例提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正面临着一场灭绝危机,然后他讲述了亚马逊地区非人类灵长类保护的工作,以巴西为例,指出其中有30%的灵长类生存受到威胁,而森林面积的迅速减少就是其主要的原因,他认为现在是时候采取行动了,巴西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不只是巴西问题,这样的国际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来面对。

Paul A. Garber做报告

报告2Cyril C.Grueter教授,分享主题:《Why monitoring the long-term dynamicsof food

availability is critical for primate conservation》他讲述了对灵长类食物的长期监测在灵长类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他以自己在卢旺达对大猩猩的研究和在萨玛阁对滇金丝猴的食性研究为例,指出大猩猩会通过改变自己的食性来适应环境,而在自己对滇金丝猴的研究中总结出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食物资源的变化会如何影响物种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Cyril C. Grueter做报告

报告3Thomas R.Gillespie教授,分享主题:One health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

mitigating pathogenic threats to wild primates主要围绕动物疾病对人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分享,指出在本次疫情中,疫情对保护动物,尤其是非人灵长类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Thomas R.Gillespie团队在非洲热带地区采用大肠杆菌研究不同传播途径和不同物种之间的传播风险频率。在他们团队研究过程中发现牛肉、棕榈油和大豆等产品的出口是造成热带雨林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另一种方式来弥补三种产物的出口是保护热带地区的重要方式。这一种方式与新冠疫情期间的任何一种防疫措施相比,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都非常小。

Thomas R.Gillespie做报告

报告4Dionisios Youlatos教授,分享主题:《Positional behavior of snub-nosed monkeys:

Evolutionary and conservation perspectives以什么是灵长类动物的位置行为我们为什么要关心灵长类动物的位置行为两个问题展开了讲解。然后讲述了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灵长类中树栖物种较多森林结构的变化,如森林密度的降低、空隙更多以及特定基质类型的减少,可能会影响灵长类迁移路线的选择和相关的位置行为,他指出灵长类动物位置行为的研究是未来与被研究物种的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一起研究的一个富有成果的领域。因此,最近的研究必须集中于:建立所有物种的详细资料;标准化的和生物力学上有意义的模式定义;对所有年龄、性别和社会阶层的个体进行密集抽样;在不同时期进行密集抽样,以评估与资源和栖息地可用性相关的变化;有行为和生态意义的抽样,以理解某些行为及其相关形态的适应意义;生理和能量评价模式及其在特定背景下对整体概况的实际贡献

Dionisios Youlatos做报告

报告5:黄志旁研究员分享主题:《Diversity, Survival Crisis, and Conservation of Primates

in EasternHimalaya Region以东喜玛拉雅灵长类的多样性、生存危机和保护为题,首先就东喜玛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及重要性进行介绍,它是一个集合了物种多样性、生境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多元的十分重要的区域;其次,就东喜玛拉雅地区灵长类多样性进行汇报,中国28种灵长类,东喜玛拉雅地区18种,再次强调了东喜玛拉雅地区的区域重要性,并对当前东喜玛拉雅地区灵长类受到的威胁,如生境破碎化、人猴活动区域的冲突等进行展开介绍,同时,未来保护东喜玛拉雅地区灵长类如何做,给予一定的规划,通过垫脚石战略恢复栖息地,以滇金丝猴为例开展踏脚石保护模式,另外设立国家公园,如大熊猫国家公园、珠峰国家公园会更加明确其保护地位,而设立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也应该会效果显著;最后,基于社区保护模式转变为整合的基于社区保护模式,需要政府和社区群众共同保护、支持,对动物的生活区域需要长期监测,同时期待灵长类动物的跨界合作。

Zhipang Huang做报告

报告6张河博士分享主题:A sanctuary for Southeast Asian primates他介绍了狭鼻灵长类动物东亚三大主要河流(黄河、长江和珠江)的扩散迁移,然后讲述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灵长类动物分布范围持续向西南地区收缩,分布中心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转移如今西南地区成为灵长类动物的重要避难所。然后又分析了懒猴科、猴亚科、疣猴亚科和长臂猿科的物种分布范围变化,疣猴亚科的物种在历史时期的分布范围动态变化没有那么明显,然而当前东南沿海、中部区域的历史分布区域已没有疣猴亚科物种的分布记录。长臂猿物种在历史时期的动态变化非常明显,从当前的分布范围来看,该类群受到的影响最大。

He Zhang做报告

报告7易绍良研究员在线上为我们分享主题为Cooperation model for transboundary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的报告。他介绍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区域社区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在该区域如何开展工作、开展了哪些工作和获得的成就,及这些工作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并希望国际生物多样性与灵长类保护中心能在区域开展更多工作,支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学术报告分享和交流结束后,进入保护区监测和保护管理分享与交流环节。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龙新华副局长、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刘琼工程师、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徐会明教授级高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郭龙洁副所长、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肖剑平工程师、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李根会副科长、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盈江管护分局张利祥工程师、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代陆娇科长、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胡兴润科长等分享各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监测和保护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方案;最后,来自动植物保护国际Ngwe Lwin博士分别介绍了怒江金丝猴分布区缅甸方保护地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现状,及未来保护和管理计划与建议。

各保护区及动植物保护国际的报告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