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走进野性的天堂——中国蝮蛇多样性研究进展
日期:2023-08-02
撰稿:许祠乐 雷银 摄影:胡润华 审校:谭坤
应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房以好老师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史静耸于2023年7月31日做客东喜玛拉雅讲堂,在507会议室带来了以“中国蝮蛇多样性研究进展”为主题的精彩报告。
现场照片
史静耸博士做报告
史老师从蝮蛇广义与狭义上定义的区别入手,以大理大学校园内最常见的蝮蛇——台湾烙铁头为例,指出管状毒牙和颊窝是蝮蛇在广义上最典型的特征;而狭义上的蝮蛇则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分布区的亚洲蝮属。同时,他还科普了几种不同生境下的蝮蛇代表:高原环境中的雪山蝮、荒漠戈壁上的阿拉善蝮、海岛环境里的蛇岛蝮与长岛蝮等。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团队在中国三江源发现了奇特物种“红斑高山蝮Gloydius rubromaculatus”,
其颜色不同于大部分蝮蛇的灰黑色,通体花纹呈红色,十分艳丽,故因此而得名。这种蛇与已知蝮蛇遗传分子差异大,食性更是特殊,经研究发现其在高山上多以蛾、蛙和蝗虫等为食,直观地体现了该物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最后,史老师为我们整理了一些有关预防被蛇咬以及被蛇咬后如何紧急处理的干货小知识。
在提问环节中,史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并热情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热烈而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了本次报告。
本次报告让研究院师生学习到有关蝮蛇的新知识,也为史老师与东喜院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