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第十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专题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讨论会议顺利召开
日期:2020-12-27

  撰稿:王倩 邓云丹 刘沛垚 张娟   摄影:孙海林   校对:谭坤 李延鹏

  2020年12月24日,第十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专题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讨论会议在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承办。会议议题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20年度工作总结和相关问题讨论”,来自14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管理部门的近60名负责人和科考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肖文院长主持开幕,科技处处长李辉致开幕辞,对各位专家及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理大学和以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为首的研究团队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区进行坚持性长期的野外监测,开展符合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工作做出肯定。他强调,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探索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方案是体系优化的前提。提出会议的召开将促进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各子课题的整体提升,有利推动青藏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希望。

  李辉处长致开幕词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及专题总负责人刘国华研究员作题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专题报告,就立项依据、总体目标、科考内容、科考方案和考核指标等方面介绍专题总体情况。强调青藏高原对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现状考察与评估、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考察与评估、自然保护地受威胁因素考察与评估和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与管理策略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考,符合国家明确提出的“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要求。

  成都理工大学石松林博士作题为《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珍稀濒危与特有保护植物科考》子专题报告,总结了在2020年度野外科考实施情况、重点保护植物数据库等方面的进展,展示了青藏高原濒危、极危、易危、近危植物的分布以及一些兰科植物的新记录。

  

       云南大学樊辉研究员进行了题为《自然保护地关键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科考》子专题报告,从自然保护区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基于Landsat时序的横断山区森林变化两个方面进行汇报,发现各地生态系统更新具有极大的差异,而森林的扰动主要发生在2000年前。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邓红兵研究员作题为《自然保护地对青藏生态安全屏障支撑作用评估年度进展》子专题报告,邓老师从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的类型、分布和保护状况进行分析,并指出还有未纳入自然保护地的区域对生态屏障具有重要作用,为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马安周副研究员做题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土壤微生物组及系统功能》子专题报告。马老师首先提出土壤微生物及系统功能还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而后通过微生物群落亟待保护和释热效应对冰川退缩的作用两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葛德燕副研究员作题为《青藏高原哺乳动物现状考察与研究》子专题报告,回顾了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和样线法获得的物种数分布数据和对遗传资源的收集工作。她也简要介绍了关于重要疫源动物白腹鼠属的起源、扩散与适应性进化;鼠兔颅骨形态与栖息地选择的适应性进化;物种多样性中心和同属竞争理论在哺乳动物分布模式中的验证等方面的科研进展。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齐银副研究员做题为《自然保护地两栖爬行动物科考》子专题报告。重点汇报了在两栖爬行物多样性、新物种和记录、受威胁状况评估、保护区环境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进展,对龙蜥生境偏好的研究和保护空缺进行分析。

  四川大学冉江洪教授做了题为《自然保护地珍稀鸟类现状科考》子专题报告,他结合了在四川和青海调查、文献和数据库数据,讨论了青藏高原的鸟类多样性状况和受威胁状况,并对将来的考察提出了建议。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苏旭坤博士做了题为《藏羚羊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研究进展》子专题报告,本部分考察意在通过对野外数据收集整理,构建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数据库,定量评估自然保护区放牧活动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冲突;研究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空白识别,提出青藏高原藏羚羊国家公园建设的构想。他还对科研预算执行做出提醒并列出注意事项。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卢涛副研究员报告题为《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地影响科考与评估进展报告》,他主要在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类型及分布状况、自然保护地重叠状况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影响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分析,主要就人类活动影响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倪健教授作题为《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地影响科考与评估》子专题报告,在项目概况后,他主要介绍了团队在青藏高原过去65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和青藏高原生态与地理基础信息收集与整理方面的进展。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雨晴的子专题报告题为《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发展综合科考与评估》。通过对问卷访查的方法,她研究了保护区及其周边生计来源的多少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讨论了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也进一步分析了居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靳甜甜高级工程师作题为《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同发展模式探索年度进展》子专题报告,主要展示了在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发展文献调研、自然保护地分区分类方案、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现状和保护区与社区关系现状等方面的进展。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姜维博士做了题为《自然景观与自然遗迹科学考察》子专题报告,他从自然景观与自然遗迹的内涵出发、介绍了青藏高原自然景观与自然遗迹保护地名录和现,并以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剖析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院长肖文首先带来了《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间生态保护关联和社区发展考察进展》汇报,他介绍了项目中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地珍稀濒危等重要保护物种等数据库进行构建、对滇金丝猴保护地的保护成效进行评估等工作进展,并基于此对构建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思路进行阐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徐卫华研究员带来了《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规划与管理策略》的报告,他分析了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的现状与问题,并讨论了优化关键保护区、识别保护空缺、引入气候变化、核实新保护区等工作计划。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国华带来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第一年度进展》汇报,他简单阐述了年度目标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基于综合、专项科考现状以及数据库建设,介绍了现阶段的主要收获——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空间分布状况、滇金丝猴猴群动态及扩散趋势和青藏高原现有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朱彦鹏高级工程师带来了题为《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研究》汇报,他介绍如何通过构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包括明确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的参数数据要求;选择重点区域和典型类型自然保护地,评估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成效,明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保护管理建议等。

  

  北京大学沈泽昊教授就《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敏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应对策略》展开汇报,他主要介绍了在旱区天然林森林破碎化精细测量与梯度分析、三北人工3D结构激光雷达测量模型/数据集和旱区典型流域土地覆被动态的气候脆弱性评估等方面的进展。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浩然带来了《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汇报,囊括了自然保护地现状、自然公园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青藏高原自然公园可靠等方面的进展。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晋东研究员带来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区间一体化考察2020年度》汇报,他介绍了对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分布等基础信息数据的调查和项目合作情况,并重点报告了在大熊猫微生境选择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功能区评估方面的科研进展。

     2020年12月25日下午,项目组成员又就项目的进展和下一步的计划进行了内部讨论,至此本次会议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