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邓巍 校审:杨晓燕
癸卯年正月初五(2023年1月26日),我院硕士研究生邓巍为第一作者,题为“Testing the passive sampling hypothesis: The role of dispersal in shaping microbial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的研究论文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 6.064)上发表。这篇文章是东喜兔年发表的第一篇SCI论文,它为农历新年的东喜开启了新的篇章。
图1 东喜兔年新文首页
该文是我院微生态研究团队物种面积关系(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AR)形成机制系列研究论文中的一篇。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与面积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被称为物种面积关系(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AR),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格局,也是生物多样性评估和物种保护策略的关键工具。被动采样假说被认为是塑造SAR的重要机制。这一假说认为较大的岛屿比较小的岛屿能有效地接收更多的迁入者,从而拥有更多的物种。我们的研究团队此前基于泡菜微生物微宇宙,开展了“天外来客”实验对此进行了验证,然而该实验体系中灭绝过程与扩散过程的混淆导致我们并没有真正证实SAR的被动采样假说。
https://www.eastern-himalaya.com.cn/contents/3/2158.html(推文链接)。
东喜团队并没有止步于此。“天外来客”第二季实验在已有实验的基础上,使用无菌定性滤纸设计了一组岛屿模型,将岛屿模型置于室外12小时接收来自空气的微生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滤纸上应没有发生灭绝和新物种产生过程,滤纸上的微生物全部扩散自空气携带的物种,扩散过程可定量。
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更大的滤纸可以接收更多的迁入者。此次实验中,滤纸上的物种数与被动采样的数学概念模型预测结果一致。因此,该研究结果首次通过实验独立验证了扩散对于SAR的塑造作用,证实了SAR的被动采样假说。扩散通过增加物种丰富度(特别是稀有物种),以及增加栖息地之间的物种替换率来形成SAR。这两个过程正是扩散形成生物多样性模式的机制。
图2 SAR曲线
我们关于SAR形成机制的系列研究仍在继续,相关成果将陆续发表,敬请期待!
论文作者:
邓巍(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20级生态学研究生)、俞国斌(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20级本科生)、杨晓燕(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教授)、肖文(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研究员)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