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新举 张发 审校:杨晓燕
2022年11月16日,本院博士研究生张发同学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发表题为《Drechslerella daliensis and D. xiaguanensis(Orbiliales, Orbiliaceae), two new nematode-trapping fungi from Yunnan, China》的学术论文。该文报到了来自云南省火烧森林的2个罕见肉食性真菌新物种。
吃我一锤!
线虫是一类线状的假体腔动物。大部分线虫对人类生产生活无害,但其中也不乏穷凶极恶的破坏分子,如导致松林大面积死亡的松材线虫、危害农业生产的根结线虫等。每年由这类线虫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面对线虫的肆虐,广大农友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
然而,就是这样一类无恶不作的生物在自然界中也有其死敌—食线虫真菌。其中圆盘菌科捕食线虫真菌是这类真菌的代表,它由三支强大的使用不同武器的军队组成。Arthrobotrys以黏性三维菌网捕杀线虫,该军的队伍最大(67成员),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广泛分布于各种生境中,属于常驻的主力部队。Dactylellina是三支队伍中的尖刀部队,它们的武器最为丰富(黏性球、非收缩环和黏性分枝),捕杀能力也最强,目前有35个成员。Drechslerella以收缩环的快速反应(线虫钻入环后1/10秒内完成捕捉)和强大的力量著称,是三支队伍中最为神秘的一支,目前仅发现17个成员。
捕虫器官:a. 黏性三维菌网 (AN), b. 黏性球 (AK), c. 黏性分枝 (AC), d. 收缩环 (CR).
为揭开这类神奇生物的面纱,张发同学在杨晓燕教授和肖文研究员的指导下长期从事相关研究。在对云南省捕食线虫真菌真菌调查过程中,张发同学从火灾后的森林土壤中找到两株捕食线虫真菌,根据分子生物学和传统形态学手段将他们鉴定为Drechslerella捕食线虫真菌的两个新物种。
在文章中张发同学对两新种的立种依据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同时指出火烧森林在捕食线虫真菌资源的发掘上具有重要价值,该发现也提示在火烧森林中还可能分离到更多的其他类群的稀有微生物。
论文作者:
张发(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与泰国皇太后大学联培博士)
Saranyaphat Boonmee(泰国皇太后大学杰出真菌研究中心)
Jutamart Monkai(泰国皇太后大学杰出真菌研究中心)
肖文(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研究员)
杨晓燕(通讯作者,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教授)
更多详细信息,点击下方链接获取:
https://doi.org/10.3897/BDJ.10.e9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