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张欣 审校 | 杨晓燕
2022年8月24日,以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研究生张欣为第一作者撰写的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论文《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捕食线虫真菌的水陆分布模式探究》在北大核心期刊《水生态学杂志》上发表。
由于微生物自身特性和研究区域选择等问题的影响,微生物是否如动植物般具有空间分布格局及具有怎样的空间格局成为了困扰生态学及生物地理学多年的问题。欣欣同学也为此困惑不已,因此,欣欣同学以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作为研究区域,以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NTF)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水陆生境中的NTF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澜沧江干流NTF多样性的水、陆分布模式。结果显示,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的 NTF 在种、属层面都存在明显的水陆分布差异,陆地土壤中 NTF 的物种检出率和多样性明显高于水体底泥,并且在澜沧江干流各样区对称水陆间 NTF 的群落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A 为 Arthrobotrys 属缩写,Dac 为 Dactylellina 属缩写
图 NTF 各物种水、陆检出率
图 各样区对称水、陆物种分布
这篇文章在欣欣同学前期研究《澜沧江两条支流捕食线虫真菌水陆分布差异及关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澜沧江干、支流中NTF水、陆分布差异。结果表明,NTF在澜沧江干、支流中具有相似的水陆分布模式,初步验证了在流域视角下开展微生物分布格局研究的科学性。最后,欣欣同学提出,在空间异质性强、生物多样性高的区域,以流域为单元开展微生物多样性格局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理解微生物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
论文作者:
张欣(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20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
张发(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与泰国皇太后大学联培博士)
邓巍(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20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
杨晓燕(通讯作者,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教授)
李娜(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肖文(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5928/j.1674-3075.202201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