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25年第一课题组第一期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
日期:2025-02-18

撰稿:韩梦阳  拍摄:刘子畅  审校:谭坤

20252314:00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第一课题组在校师生在S3-507会议室举办了本年第一期读书分享本次分享会围绕“从文献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展开。

图1 皮宇琦做分享

首先,皮宇琦分享了题为《清代新疆地名命名及其生态文化》的文献。本文献通过分析清代新疆地名展现了人们对地理生态环境的适应与改造。研究增强了对地理生态环境的思考与保护意识强化了人与自然相融相生的生态观念,为地名生态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

图2 李军杰做分享

随后,李军杰为我们带来题Study on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Barriers on Chinas Land Borders文献分享本文献将生态安全屏障理论与中国陆地边境城市带相结合,构建了中国陆地边境生态安全屏障(ESBCLB)。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制作了2000-2021年遥感生态指数(RSEI)数据,分析得出了其时空演变特征与格局。并探究了经济、人类活动、交通、地形、水文和气候六个因素对生态环境的驱动机制。

图3 安睿做分享

紧接着,安睿题为A diet of oxidative stress–adapted bacteria improves stress resistance and lifespan in C. elegans via p38-MAPK文献分享。这篇文献表明,微生物对氧化应激的适应性可以通过改变铁代谢来影响宿主的抗应激能力和寿命。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解微生物应激介导的适应可以用于延缓衰老和缓解与年龄相关的健康衰退的观点。这篇论文为微生物在宿主健康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图4 周林做分享

而后,周林为我们分享题为The salivary microbiome shows a high prevalence of core bacterial members yet variability across human populations的文献。本文献通过研究发现了68个持续检测到的核心细菌类群验证了核心唾液微生物组在种群之间表现出稳定性和变异性。地理位置被确定为与唾液微生物群结构最相关的宿主因素。

图5 徐世柳做分享

最后,徐世柳分享题为Slime moulds use heuristics based on within-patch experience to decide when to leave的文献。通过阅读本文献中黏菌Didymium bahiense和多头绒泡菌对食物选择判断的方法能为本团队实验室黏菌实验方法提供借鉴意义

图6 会议现场

读书交流会临近尾声之时,谭坤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老师强调,本次读书会结束后大家应调整好自身状态,拒绝糊弄的工作态度,用正确的方法阅读文献,以提高大家的研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