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舒雅 摄影:靖恒烨 校对:谭坤
第十一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开放项目结题报告会于2021年7月3日8:30在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507会议室召开。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大理市中和历史文化研究所以及大理大学的数十位学者及相关人员参与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大理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刘晓巍致辞,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谈国新及东喜玛拉雅研究院院长肖文做主旨报告。
首先由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的张淑霞副院长主持会议开场,并介绍本次会议出席的嘉宾。接下来由刘晓巍教授致开幕词,表示了对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学术引领作用以及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建设的高度肯定,并对文生中心提出的“和”多样性的“和”字,作出了“中和位育”的阐发与解释,最后对在场的师生寄予“安其所,随其生”的美好期望。随后进入赠书仪式,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的张云霞研究员将自己的专著《金姑的背影——大理绕三灵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赠予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由吕跃军副研究员作为研究院代表完成交接仪式。
谈国新教授做报告
进入主旨报告环节,首先由谈国新教授带来题为《文化生态视域下的滇西北文化旅游开发》的报告,谈教授以“探讨”入题,对文化生态的定义进行分段式阐释,引出“文化生态学”的定义,然后在非遗原生态与现代社会环境相冲突下提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原生态的保护。文化旅游如何开发,有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滇西北文化生态要如何发展、保护?从已有的文旅开发模式到“文化生态”新模式提出,分析特征、重构空间、打造滇西北各民族文化IP,谈教授层层递进,最终提出“打造原生态文化旅游活动,构建立体文化环境”的构想与未来建设目标。
肖文院长做报告
接下来,由肖文研究员带来题为《绕三灵的起源与演化:基于人地耦合的文化生态研究》的报告。肖老师基于绕三灵认识的不一致性、现有“绕三灵”研究有限等现状,提出了目前对“绕三灵”研究的困境,而肖老师创新性地以文化生态学中水位变化的角度对“绕三灵”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的探索与阐发,最后与谈教授的分享相联系,体现了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提出了基于“绕三灵”研究构建滇西北特色文化现象研究阐释、监测与示范的指标与体系,真正在滇西北地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会老师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