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晓燕 肖文 编辑:谭坤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后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对通识教育理念和内涵的理解不同,对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不明,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通识教育成为我国许多高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教育模块,大部分课程沦为学生“混学分”的重灾区,使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有感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杨晓燕教授和肖文研究员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文献分析,发现盲目追随西方的通识教育体系,未能因地制宜地明确通识教育目标,推进通识教育的本土化是我国通识教育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
他们提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内涵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开创性地建议以由“识”而“通”即“增长见识”和“触类旁通”定义通识教育的内涵,实现将人才培养达到“融会贯通”的最高目标。建议以“通”和“识”作为课程建设的垂直规划维度、价值维度和管理维度及学生选课的要求;模块化构建“识”和“通”类通识教育课程群,渐次推进“识”和“通”类通识教材的建设;阶梯化植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以此作为政治课程和中华文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这一创新也具备可操作性,各层次高校均可根据学校实际,按照此体系有序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建设,实现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
这一针对我国通识教育的探索性、建设性的研究论文—试论建设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发表于《西部学刊》2020年第124期。肖文研究员和杨晓燕教授目前正带领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团队,以大理大学通识教育平台为基础,探索一条普适性的适合校情和国情的高校通识教育建设之路,希望能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